第一二六章 棉纺(续)_1635汉风再起
临界小说网 > 1635汉风再起 > 第一二六章 棉纺(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二六章 棉纺(续)

  “上一季的棉花全部用完了?”威海县的县长王振良有些惊讶地看着纺纱厂的几台机器安静地摆在巨大的厂房一侧,几个工人拿着抹布正在给机器做着清洁。

  “县长大人,上一周就已将棉花用完了。”威海纱布厂的主事王宗平看着这位本家县长,仍是保持着恭敬态度。

  “按照你们工厂的生产速度,那我们威海下一季的棉花产量恐怕也不够你们几个月的消耗。”王振良未曾想过,这么几台机器,怎么像吞金兽一般,两千余亩的棉花产量,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那么下一季的近万亩棉花,也最多能维持不到半年的原料供应。难道,这就是大总管所说的工业大生产模式?

  “是呀,县长大人。”王宗平笑着说道:“黑山城机械厂还在研制生产规模更大,生产速度更快的机器,所以,你们威海地区,棉花耕种面积恐怕要倍数增长,才能满足我们纱布厂的需求。”

  “扩大棉花耕种面积,那也得给我们足够的人力呀!”王振良听了,有些头大如斗,棉花耕种面积要倍数增长,那岂不是在下一季,要新增耕地数万亩以上,而且要全部种植棉花。要完成这些耕地扩张,必须要至少增加八百到一千移民。

  其实,按照后世澳洲的棉花分布地区来看,最适宜种植棉花在达令河上游,地跨东部的昆士兰和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两地,这里气候温暖至酷热,终年没有霜冻,完热资源丰富,适宜棉花生产发育,是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昆士兰棉区棉花适宜生长期300天以上。

  但目前,汉洲限于人口和开发力度的不足,只能先在威海、广陵(今汤斯维尔市)等沿海地区种植棉花,为后期的棉纺织业的爆发增长打下一点基础。

  “放心,这次移民到来,民政府肯定会优先照顾你们威海地区。”王宗平笃定地说道:“棉纺织业,可是我们汉洲近期大力扶持的行业,肯定会人力物力朝这边倾斜。以后我们汉洲再往南边扩展,听说气温可不像这边常年温热。而且,那里好像是有冬天的。移民过去了,可少不了厚实的棉布保暖。”

  王振良点点头,只要民政府支持,给人给物,威海必然会高速发展起来。说不定,过几年,凭借着汉洲棉纺中心的定位,人口和定居点快速增长,威海县升格成汉洲第二个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听说移民船队会顺道从大明采买些棉花回来,万里迢迢,耗时费力,与你们再加工成纱布,其费用恐怕会远远超过大明的棉布价格吧。”王振良问道:“如此一来,民众购买价格如何制定?”

  “自然以汉洲本土棉花加工成本来计算纱布价格。”王宗平说道:“其中差额,民政府财计处自然会补与我们纱布厂。”

  “嗯?”王振良奇怪地问道:“民政府为何要不计成本地从远在大明去采买棉花,而不是直接采买棉布?大总管不是一直强调,不论是政府施政,还是工坊生产,都要计算成本一二吗?”

  “因为,棉纺织业需要政府扶持,行业规模和技术也需要慢慢培育。”王宗平说道:“现在的不计成本进行生产,就是为了以后规模化集约化,也是为了储备生产技术和产业工人,更是为了以后能最大限度的拉低成本。我们汉洲未来几十年的棉纺织业的目标,可是是要超越现在的大明苏松地区。”

  “我们汉洲即使再过十几年,也没多少人口。生产这么多棉布,如何用得完?”王振良喃喃地问道。

  “卖给南洋的土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卖到大明,卖到印度。”王宗平曾听闻齐天说过,以后汉洲的棉纺产品要垄断整个南洋,印度,乃至那个什么波斯,奥斯曼的市场。

  ————————————

  孔祥林站在一块地头,看着那些已经长到膝盖高的棉花,已经很长时间了。因为地力不是很肥,棉田里的植株看着比较稀疏,但就在这些稀疏间隙中,却套种着些许大豆。这意味着,棉田的主人,不仅可以在秋季的时候,收获能获得大量银钱的棉花,还能收上来许多大豆,给城里的榨油坊,或者,直接作为粮食的次要补充,填饱家人的肚子。

  这一刻,他有些懊悔,不该拒绝当时村长胡宽的建议,在当季的三十多田地里,也应种植些许棉花。如今自己的地里,全部种植的玉米、高粱和土豆等粮食作物,以及少量的小麦。看着长势也比较喜人,但这么许多粮食,自家是吃不完的。所以,少不了要卖些与乡上的粮库。可他所种植的粮食大部分都是粗粮,值不了多少银钱。

  孔祥林眼前的棉田是其他农户套种的大豆,在其他的部分棉田里,也有许多与棉花套种的田地,有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的,还有的,竟然是套种西瓜。前些日子,棉田的主人,将成熟的西瓜,卖与过路的船上水手,甚受他们欢喜。那些水手腰包鼓鼓,出手也是大方,着实让那套种西瓜的农人赚了些银元。

  前些日子,他就专门请教了县镇下来巡查的农事属吏和农技人员,询问如何他的田地里,下一季改种棉花事宜。那些官面上的人,倒是好说话,耐心地给他讲了一下如何跨季套种棉花的种植建议。

  棉花与油料作物间套种,即,秋播春豆、油菜、大蒜、秋菜等多叶作物,不仅可以收获一季蔬菜和粮食,还能将多叶植物的叶、跟等留在田地里,获取一些绿肥。待春季时,再将田里的土壤翻耕一遍,然后栽种棉花。棉花畦沟旁还可以补充一些高粱、秋葵。如此,也可获得两季的收成。

  另外,棉花套种玉米,棉田间种玉米可诱集虫卵减轻棉苗受害。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一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可以减少60%~70%。

  当然了,若是想要棉花跨季套种小麦也不是不可以,但威海这地方,气候和土壤不怎么适合,产量定然低得可怜,而且还稍稍损害地力。毕竟,这里跟大明的江南是没法比的。

  孔祥林对于农事处的农技人员讲解,大为震动,原来以为的农田种植,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和技术。并不是自己想当然地靠着自己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就一定会取得巨大收获的。自己农闲之余,专门跑到威海县政府控制的民屯田地里研究了一番。不得不承认,人家虽然是在帮公家种地,但因为有了民事官员和农技人员的指导,同样面积的田土,自己说不定还比不上公家的收获水平。

  但他毕竟来自大明,一个有着传统勤劳品质的国度,稍加细细揣摩和研究,然后再跟着民事处农技人员的指点规划去做就是了,收成增多也不过是早晚之事。可叹自己当初自以为是,老想着要多种粮食,以确保自己以后不会饿肚子。

  瞧着乡上的粮库,时不时地就会从码头拉回一车车的稻米,补充它的库存。这么看来,或许,在我们汉洲,以后不会再担心饿肚子了。那自己以后定要老老实实地听从上面官府的规划指导,下一季里,要多栽种些棉花,多赚些银钱。要不然,自家老二即将出生,家里的花费恐怕是要多出些不少,自己还得给老婆孩子多积攒些家底。

  “祥林,你不在自己地头,却跑到这里。害我找得你好苦!”远处上的地头,有人大声的喊着孔祥林的名字。

  孔祥林侧头一看,见是他们的村长兼乡兵小队长胡宽,他腰下挎着刀,身后竟然还背着一杆火枪,大踏步地直接从田间走了过来。

  “又有什么差役给我们分派下来?”孔祥林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想着是不是乡上又要组织修路,或者修水库。

  “刚才县上的乡兵大队传话过来,说是板桥湾那里的屯田处跑了几个帝汶岛土人,可能会往我们这边来了。”胡宽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并顺手将头上的军帽摘了下来,继续说道:“他们可能身上带了铁锹、锄头之类的农具。为了安全起见,你一会回家拿了刀,然后跟着我去村附近巡视一番。”

  “就我们俩人?”

  “怕了?”

  “有啥怕的!”孔祥林脖子一拧,说道:“不过几个猴子般的土人而已。几刀砍杀过去,也就乖乖地跪倒求饶了!”

  “林三家的和吴贵家的,已经去村里找其他人了。”胡宽笑着说道:“我们凑上十个人,将附近的林子和草甸,仔细巡视一番。可不能让那些猴子在夜里窜到家里来了!”

  “上面是要死的还是活的?”孔祥林跟着胡宽朝村里走去。

  “没说。估计是死活不论吧。……不过,还是要留下活口吧,毕竟也是一个壮劳力不是!”

  “你说这些土人是不是傻呀!从屯田处跑出来,他们吃什么?树林里的果子,也不顶饿呀!”

  “所以说,咱们要带人好生巡查一番。这些土人若是饿得急了,可不就往我们村里摸过来了。说不得,就伤了人!”

  “天杀的!这些又懒又蠢的土人,不好好给我们汉洲卖苦力,跑个什么劲?待我们捉了他们,先打个半死,给他们一个教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njie.cc。临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inji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