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鬼市相遇_穆一林雅雯
临界小说网 > 穆一林雅雯 > 第137章 鬼市相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7章 鬼市相遇

  第二天凌晨,四人在旅馆楼下集合后,也没吃早饭,直接去了南宫鬼市。

  等几人到了南宫鬼市,都傻了眼,穆一本以为这鬼市也就局限在太原人来逛逛,规模也不会太大,找个人应该不会太难,没想到,这个鬼市规模很庞大,卖货的、买货的,人挤人,人挨人,真可以用亚肩叠背来形容。

  来这里交易的人天南海北,口音各异,形形色色,地上则摆满了新的旧的各类的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各个年代的钱币和印章。

  “我说,穆一,这人山人海的,咱……咱们怎么找啊!”二柱子见到这么多人有些泄气地说。

  这时,穆一看到身边有个小贩的摊位上放着一个高音喇叭,应该是准备拿着宣传用的,就借了过来,打开开关,对着喇叭大声喊道:“斜眼儿,有人找;斜眼儿,有人找。”

  这喇叭的声音很响亮,周围人都驻足观看,林雅雯、龚秀才和二柱子见穆一用了这招,都觉得有些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

  穆一见惹来许多人关注,感觉这办法应该有效,愈加用力地大喊起来。

  正喊着兴起,穆一就感觉有人拍了自己肩膀两下,还以为是二柱子、龚秀才他们,不经意地回头一看,忙收住声,原来却是一个陌生人。

  这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个子中等,头发梳理整齐,五官也周正,衣着鲜亮整齐,手上拿着一个小皮包,身上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水的味道。

  此时,那人正一脸不悦地看着穆一,穆一这人的特征与昨日那个老板描述的十分相像,心里明白,这就是斜眼儿了,可奇怪的是,这个斜眼儿的眼睛不像穆一想的那样斜视,看着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穆一忙将高音喇叭还给了小贩,而后歉意地对那人说道:“对不起,我是北京朋友介绍来的,想找斜……”

  说到这时,穆一顿了顿,心想也不知道斜眼儿姓什么,直呼人家的外号似乎也不妥,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想找斜眼儿先生办点事儿,但这里人太多,所以就用了这个办法。请问您是。”

  那人仍是一脸不高兴,硬硬地说:“我姓赵,就是你要找的人,你不要在这里大喊大叫的了,找我有事的话,等鬼市散了再说。”

  说着,斜眼儿就不再理穆一,返身进了人群之中。

  穆一见状忙对龚秀才他们说:“我得跟住这个斜眼儿,你们几个先找地方吃饭吧,一会儿,我给你们打电话。”

  穆一紧赶慢赶追上了斜眼儿,也不敢打扰他,就在后面偷偷跟着。斜眼儿走马观花地挨个摊位看,走得也快,但看得似乎很真切,只是偶尔也蹲下身,拿起一件青铜器或是瓷器什么,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便又放下,却没见他和摊主交流。

  斜眼儿是来南宫鬼市寻宝来了,穆一逛了一早晨也没心思看,只想着盯住斜眼儿,弄得自己是又累又饿,整个南宫鬼市,摊位无数,穆一跟着斜眼儿一直走到鬼市人流渐去,业主们都忙着收摊了。这时,斜眼儿才停止了寻宝的脚步,回身望了一眼穆一,显然他是知道穆一一直跟着自己的。

  “那后生。”斜眼儿朝穆一喊道,“你上前来吧,说说找我干甚。”

  穆一快步上前,客气地说道:“赵老师,如果您没别的事情,咱们先找个地方吃早餐,边吃边聊。”

  穆一话音刚落,不知道什么地方突然窜出一个邋遢少年,趁着斜眼儿和穆一说话的功夫,一把抢走斜眼儿手中的小皮包,撒腿就朝前跑去。

  斜眼儿大骂道:“耐求,敢在老子头上动土。”说着就追了上去。

  这贼突然闯来出来,穆一始料不及,怪他坏了自己的事情,一打眼儿,见身边有个摊位上摆着个破旧的瓷瓶,也没多想,拿起瓷瓶,蓄足力气,本来想打小贼的脑袋,转念一想,还是瞄准了小贼的脖子,用力掷了出去。

  穆一手头有准头,力道也够,就见那瓷瓶快速飞出,正砸到小贼的脖子上,那小贼猝不及防,被砸了一个趔趄,不由得朝前趴去,滚倒在地,小皮包也脱手而出。穆一掷出的瓷瓶此时也摔到了地上,碎成几块。

  斜眼儿趁这个功夫赶上了小贼,拾起皮包,而后拿着皮包狠狠打了小贼脑袋两下,嘴里念叨着:“小逼娃娃,不学好,还抢到老子头上了。”

  那小贼见斜眼儿并没有抓到的意思,慌忙起身快速跑进了人群中,转眼间便消失了。

  见斜眼儿的皮包失而复得,穆一正想过去,却被人一把抓住:“你小子给我站住,你弄碎了老子的瓷器,那可是乾隆年间的。”

  穆一回身一看,抓住自己的是个年轻男人,正是刚才自己拿瓷瓶砸小贼的摊主。穆一知道自己不对在先,忙道歉说:“老板,对不住,对不住,刚才一时心急,随手拿了你的瓷瓶。你看看怎么办?”

  年轻男人见穆一很客气,松开了自己的手说:“我这个是乾隆年民窑出的青花瓷,少说也得20万吧!”

  穆一一听价格,吓了一跳,心想,在南宫鬼市也就是个古玩交易的早市,怎么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可毕竟自己被人家拿住,又对古董不了解,想把价压下来,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人年轻人理论。

  斜眼儿已经看到穆一被人拉住不放,就把瓷瓶的几个碎块捡了起来,只看了一眼,便走过来,然后蹲下身将几片瓷块扔到了摊位上,又从皮包里抽出100元钱递给那个年轻人,而后对穆一说:“走。”

  穆一见斜眼儿只给了年轻人100元,还害怕年轻人得理不饶人,不让自己离开,却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嘴里嘟囔着收起斜眼儿的100元钱,蹲下身将那几片瓷块捡到一边,开始收拾自己的摊位。

  斜眼儿见穆一还愣着,又说道:“小伙子,你不饿,我可饿了,我要去吃早点了。”

  说着自己就先了,穆一见状忙跟了上去,笑着说:“赵老师,我也知道那瓷瓶不值大价钱,可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只给了他一百就平事儿了。”

  斜眼儿头也不回地说:“那个瓷器的断茬凹凸不齐,十分粗糙,是劣质的新仿,给他100,已经不少了。小伙子手上功夫不错,很有准头,今天还有谢谢你。”

  穆一忙说:“赵老师,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斜眼儿说:“不用赵老师,赵老师这么叫,我很不适应,叫我斜眼儿就行,大家都这么叫。”

  两人边说边聊,就来到了一家早点铺子,斜眼儿走进铺子,穆一也随后跟了进去。

  坐好后,穆一问:“斜眼儿师傅,您看,您想吃些什么?”

  斜眼儿端坐着,听穆一又称呼自己师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却嗔怪道:“跟你说了,别师傅、师傅的叫,我又没收你徒弟。”

  而后,斜眼儿朝着点里的服务员喊道:“两份‘头脑’,再来两个帽盒,在来一笼屉烧麦。”

  “头脑”,又名“八珍汤”,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是太原的风味早点,据说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一些清真饭店争相推出“头脑”应市,许多太原人便有天不亮赶着吃“头脑”的习惯。而帽盒是陪着“头脑”吃的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入“头脑”中,入口咸香耐嚼,风味独特,很像西安的“羊肉泡馍”。

  一会儿“头脑”、帽盒和烧麦都上来了,穆一上次来太原吃过,所以并不陌生,斜眼儿显然也也是饿了,大口喝起来,时而拿着纸巾擦拭脸上的流下的热汗。

  穆一见斜眼儿吃得津津有味,也不好打扰,自己也饿了,就也大口吃、大口喝。

  吃得差不多了,斜眼儿拿着纸巾摸了一下嘴,往椅子上一靠说:“小伙子,你名字叫啥,找我到底干甚?”

  穆一也从桌上的纸屉中抽出一张纸巾,摸了下嘴,而后恭敬地说:“斜……不,我还是叫你老赵吧,我叫穆一,是这样,前几日北京有个朋友说你这里有北魏的佛首。”

  穆一说完,却见斜眼儿收起了脸,有些不满地说:“耐求,这个老王坏了规矩,怎把我的货告诉你了。”

  穆一忙解释说:“王老板是我的好朋友,知道我想知道这方面的信心,也是在我一再央求下说的。”

  显然,刚才穆一帮着斜眼儿夺回了皮包,斜眼儿不好让他下不来台,就说:“那个佛首也是我偶然在一个老乡手里得到的,现在可没有了。”

  穆一接话说:“老赵,是这样,我这次来,还不是为了佛首,而是知道,您对太原周围山上的石窟很了解,所以想请您做个向导。”

  斜眼儿一开始还以为穆一是古董贩子,却听说要请自己做向导,不由笑着说:“这周围石窟,我倒是有些了解,天龙山的佛教石窟、龙山的道教石窟,蒙上的大佛像,都明面摆着呢,要想去看,联系旅游团,我如何做你的向导。”

  穆一怕斜眼儿一口回绝,忙说:“老赵,如果是那明面的石窟,我就自己去看了,我是想找那没被发现的石窟。”

  说到这时,穆一见斜眼儿的脸色有了变化,又仔细打量起自己,一字一顿地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njie.cc。临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inji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