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平生相见即眉开
临界小说网 > 平生相见即眉开 > 第九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

  于是该讲一讲我们活泼可爱的小平安了。

  青松一边,一袭紫衣的公子斜依在青石台上,腰间挂着的紫金鱼袋显示着身份。他敲了个二郎腿、左手托着一本残旧的书卷,眉头微蹙。

  一童子立在一旁,一袭天青色圆领袍裳。鸦翼一般的墨色长发用一根木簪松松绾起,还落了两丝、斜斜搭在雪白的颈边。一个细细小小的人儿,愁眉苦脸的歪着脑袋。

  这两个人就是谢紫玉和贺平安。

  “据兵之先,唯机与势。能识测而后、后、后……”

  平安“后”了半天也没能后出个名堂来。微微弯了腰身,一双凤眼偷偷斜着,企图从谢紫玉手中那本书中偷看出个后面写的是何。

  谢紫玉甩下书,抬头瞪了他一眼。

  平安慌忙转过头看向别处,少顷,又默默看向谢紫玉,可怜巴巴道,“不是告诉你了么,我就不是个读书的料……”

  谢紫玉敲他脑门,“这才背到目略撮言你就背不下去了,布阵我还如何教你?”

  如果此刻要形容谢紫玉的心情的话,那就是“恨铁不成钢”。

  那日,他见这个小孩子轻轻松松就破了自己的“大千”,原以为定是个百年难见的阵法奇才,就想把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谁知,他遇到的竟是个蠢材。蠢到家了的蠢,别说阵法,三字经都念不全。

  那就从兵经百字学起吧,一共一百个字,应该不难。逼着他背、提着耳朵让他背、出去抓蝴蝶的时候把他拎回来教着他背。背得他眼泪汪汪的,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心软,叫他吃完饭再背。

  结果,一顿饭下肚,先前会背的一点儿也就着饭吃了。

  你气急败坏的问他,“真的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他泪汪汪眨巴着一双凤眼儿,无辜的“嗯”一声儿……

  ——白长了个聪明样儿。

  他谢紫玉,世家子弟,自小全东京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原本是天天过的逍遥快活。

  而此刻,苦口婆心、连哄带骗的教这个熊孩子学习,这熊孩子还不领情。每天只要谢紫玉一个不留神,就像兔子一样跑了个没影儿。非要漫山遍野的去逮他、拎着耳朵提溜回来。

  有的时候真的想不明白,贺平安的爹爹,当年也算是南方有名的大儒,道德文章有口皆碑。哥哥,三岁识字、四岁熟背四书五经、七岁出口成章是金陵有名的神童。而他谢紫玉,胸怀失传百年的纵横天下之术,多少人磕破了头求着他教他都不教……

  就是这样几个人天天绕在身旁,何止耳濡目染,简直呕心沥血,平安还是什么都不会,准确说来连字儿都识不全……

  但是小平安也有小平安的苦衷啊,他从小就发誓当个木匠了。本来以为留在这座山上就不用天天被爹爹和哥哥逼着背论语了,于是就央求着爹爹要留在墨子山上。好不容易爹爹答应了——没想到、没想到这个谢紫玉比哥哥和爹爹加起来还可怕!

  想着想着,就揉揉自己被拎红的耳朵,小小年纪的叹了口气。

  最终,谢紫玉把平安交给了明阳散人,让自己的师傅亲自教他。按理说,明阳散人今年已经一百三十多岁,早该不问世事了。但是,谢紫玉实在是教了半年毫无起色,只好盼着自己的师傅,能使这个熊孩子耳濡目染沾点仙气儿。

  明阳散人在墨子山一水潭处闭关,只在每月月初时,弟子会送食物去。

  原本谢紫玉猜,平安一定忍不了一天,就偷偷跑出来玩了。没想,整整一个月都没见平安出来。

  这月月初,谢紫玉好奇的入关送吃的,顺便看看平安学成了个什么样儿。

  孩子趴在在杆栏旁,依偎着雕栏画栋,背朝一汪春水。细细小小的人儿、趴在地上蜷起来就一小窝。加上那件已经洗的发旧的白色衣裳,活脱脱一只小兔儿。你若悄悄靠近,细细去看就发现,两只小手缩在胸前,右手一支小刻刀,左手一截白杨木,刷刷地努力雕琢着,仔细辨别,竟也是在刻一双小兔子。表情严肃认真极了,仿佛是在做一件大事儿。

  二话不说,谢紫玉提起平安的耳朵就往正堂走。

  “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也罢!不好好读书,整天就知道学这些个奇技淫巧!”

  平安整个脑子一片空白,他不知自己怎么样惹上了这样的天降横祸,只能可怜巴巴的喊疼。

  明阳散人正坐在正堂眯着眼小憩,却被谢紫玉的责备声吵醒。

  谢紫玉气哼哼地将那双小兔子作为“罪证”交给明阳散人。

  明阳散人把玩着木雕,细细看了半天。抬头对平安说道:“不太对称,而且兔子耳朵。”“噢。”孩子点点头。

  明阳散人把兔子还给他,一招手,“玩去吧!”

  平安望了一眼谢紫玉,飞快地跑开了。

  谢紫玉目瞪口呆。

  是真正的目瞪口呆。

  如果他的记忆没出现问题的话,当年他向师父学艺那是何等的艰辛啊!浩浩荡荡的万卷藏书都要迅速默写下来,大雪纷飞的腊月,手都冻出疮来。而到了酷暑六月,汗流浃背,每天在山野奔波。有一次他喝酒误了上山的时辰,明阳散人就要将他逐出师门。在大雨磅礴中连跪了四天四夜晕倒过去才算了事……

  但是到了平安这里,什么都不用背,可以快乐地雕小兔子,明阳散人甚至会热心地提出小兔子耳朵对称不对称这种意见……

  “师父你也太——”谢紫玉生生把“厚此薄彼”四个字生生吞了下去。

  “你是个纨绔子弟,自然要严厉些。”明阳散人仿佛看透了谢紫玉的心思。

  “而他呀——”一百三十多岁的老人,静静地看着窝在湖边的孩子,缓缓说道,“痴、嗔贪,独占一个‘痴’字。”

  贺平安最喜欢雕小动物了,而且无论雕什么都是成双成对的。

  明阳散人问过为什么。

  “因为木头的一生太长了嘛。”贺平安笑眯眯地回答,“要上百年才会朽了,那么多的年岁,都没个人肯搭理它。若是再没个伴儿该如何是好?”

  “我要教他‘机巧’。”明阳散人对谢紫玉说。

  “机巧之术是邪道,一人,便可抵百万大军。但是怪力乱神,会坏人心术。只有他这样的痴子学了才教人放心。”

  墨家共分两派,一派曰“阵法”,代表人物是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大纵横家。研究天下之走势,即可排兵布阵与敌制胜,又可合纵连横布天下之阵法,影响几百年的历史走向。

  另一派曰“机巧”,代表人物如诸葛亮,可以造自动运送军粮的“木牛流马”,也可以呼风唤雨来“借东风”。

  这两派,前者显得恢弘大气,后者显得神秘莫测。

  而我中华,近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思辨轻视技巧。于是,即使是墨家子弟,也是学“阵法”的多,学“机巧”的少。毕竟,“机巧”二字听来就像奇技淫巧一般。

  到了明阳散人这一代,只有他一人同时兼备“阵法”与“机巧”。而他平生一共教了十个徒弟,竟全都是学习“阵法”的。

  眼看“机巧”一派就要从此灭绝。

  兀的,墨子山上来了一个孩子。破了明阳散人二十岁时作出的第一个机巧之物。

  ——那个绣球其实是明阳散人送给心爱之人的。

  那时的他,还是个自负绝才的少年郎。

  花了所有的心血来做那颗绣球。他要把天下万物保罗其中,每解开一次就需要目睹一千年的时间变化,一共需要解开三千次才算完。也就是需遍三百万年的光景。

  当时他自诩此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千来所有工匠无人望其项背。

  他觉得,那人若是见了,定然会泪流满面,定然会和他执手偕老。

  于是他就挂在他们最喜欢去的那个小酒馆,然后信心满满的上墨子山去等待。

  于是这一生都没再见过那人。

  很久以后,他自嘲,那绣球,只不过是他年轻是为了炫耀而做出的玩意罢了。所以才在酒楼上一直挂着无人问津。

  人生在世五十载,那三百万年的光景又何必在意?

  就这样,连明阳散人自己都渐渐淡忘了那个绣球。

  直到一百年后,一个小小的孩子,手捧一壶前朝酒,云淡风轻地给他送来。

  而后他们也算是成了忘年交。明阳散人和贺平安从不行师徒之理,每天在一起也就是喝喝酒聊聊天。平安只是个孩子,明阳散人却从不介意地教他喝酒,而且训练的酒量极佳。平安的父亲贺筝若是知道了必定是一口老血咳出来。

  明阳散人即使教平安也只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个孩子虽然琴棋书画样样不精,但是动手能力极强。在平安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便已经把《墨经机巧部》中的所有物什全都试着做了一遍。

  这令明阳散人也大为惊奇,一般人要学机巧,一定得先把原理弄明白,要把墨经学得倒背如流才可以慢慢推演、尝试掌握个中精妙。如想熟练且举一反三,不下十年功夫是不行的。

  而贺平安,虽然一点原理都不懂,却往往可以准确着把握住其中关键。于是,他学习《墨经》和别人正好是倒过来的,先做出来实物,再去读那些条条框框。

  就这样,贺平安在墨子山上度过了整整七个春夏。从八岁长到了十五岁。逢年过节还是会回家的,但是一件一件的巧妙物什简直令他痴狂,虽然谢紫玉也时不时地逼着他把《墨经》背会……

  于是时光就这么一点点地度过。

  有首诗写得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想就以这首诗作为平安的整个童年的概括。

  安静闲逸的童年度过,便该是少年时的远行。

  不然,怎和那人相遇?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所有关于墨家的描述都是我信口胡诌的……大家一笑了之就好,切勿当真。(糟糕,写古代文我说话口气都变了)

  另外,马上就要写“京城篇”了,我私下里把本文的京城定为北宋都城汴梁那种气场的。虽然本文是架空,但是我一直觉得东京汴梁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间最好的一个年代的一座城。

  我想让自己喜欢的少年在最好的地方相遇。

  很多地方会照搬汴京风貌,还有还多地方会因为我的历史知识浅薄而写错。(架空本身就是个大bagel了好吗)还请熟悉历史的朋友勿怪,能给意见指出就更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njie8.cc。临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injie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