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神棍出山_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临界小说网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324章 神棍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4章 神棍出山

  第324章神棍出山

  紧接着,梁高祖和秦王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李鸿运能答的就答,答不上来的就说局势未明或者不足为虑,总之,全都能糊弄过去。

  这种战略规划想要说服别人,是一定要充满细节的。

  比如历史上的“隆中对”,史书记载上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句话,为什么说出来就可以直接让对方引为知己、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自己?

  必然是因为两人还说了许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内容。

  比如,你说要入蜀、取荆州,那么对方肯定会问,荆州如何取?荆州当地有多少势力可以争取?哪些要拉拢、哪些要打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外来势力干涉怎么办?

  如果这些问题你答不上来,那你所谓的战略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让人信服。

  而之所以真正的隆中对可以那么出名,不仅是因为后来它几乎完美预测了历史的走向,也是因为在谈的时候,必然充满了种种细节。

  比如,分析荆州有几股势力,士族中分为几个派系,这几个派系的各自领导是谁,性格如何,他们的政治诉求是什么,针对这些人不同的特点和诉求,应该拉拢哪些人、打击哪些人……

  甚至在分析势力的过程中还可以保证,比如某人是我的好友,可以成为助力;某人和我的家族有联系,可以尝试着发展;某人与其他势力有矛盾,可以利用……

  而这些细节全都分析出来之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预测全都成真,这才能让这次的战略规划成为名垂青史的永恒经典。

  而李鸿运此时的能力,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他对于此时的局势了解,并不见得比这些土著要高。毕竟他连很多这个时代不见于史册的重要人物都不太了解。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他提前看过后来的剧本,获知的都是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形象,而且,他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孩。

  既然年龄小,阅历不足,那么很多细节即便缺失了也没关系,梁高祖不会较真。

  反过来,正是因为年龄小、阅历不足,在做出的某些判断应验时,却又更能让梁高祖大呼神奇。

  年龄问题反过来,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优势。

  总之,通过“巧舌如簧”加持下的一番神棍表演,李鸿运扮演的齐王成功地在梁高祖、太子、秦王这三人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之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再向梁高祖献计献策,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阻碍了。

  终于,梁高祖下定决心。

  “好!那我这就找个借口,将高君雅、王威等人召到晋阳宫议事,当众揭发他们勾结突厥一事,斩草除根,然后发布檄文,起兵!”

  其实在整个起兵的过程中,仍旧是梁高祖的意志在起到决定作用。

  但李鸿运通过这一番表演,就给了所有人一个错觉,觉得他是晋阳起兵的主谋。

  即便不是主谋,也至少发挥了第二位的作用,比秦王还要更高。

  毕竟秦王劝了那么久都没用,他一出马就一锤定音了。

  于是,李鸿运的目的初步达到。

  ……

  此后,剧本也基本上按照李鸿运规划好的内容来发展。

  出晋阳之后的第一场关键抉择是霍邑之战平宋老生。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此时天降大雨、连日不停,梁高祖想退兵,秦王费了很大的劲说服他不能退,而后用激将法逼宋老生出战。

  结果战斗过程中,太子坠马,宋老生乘胜追击,导致梁军的左军、中军被冲击后退。

  紧要关头秦王率领二百骑兵从山坡上冲下,在敌阵后攻击,扭转了战局,并成功追杀到霍邑,斩首宋老生。

  第二场关键抉择是河东与屈突通对峙。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此战迟迟打不开局面,梁高祖犹豫不决,裴寂主张消灭屈突通后再过河,而秦王主张兵贵神速应该马上过河入关中。

  梁高祖考虑了半天就选了个折中方案,一部分围河东一部分过河,而事后证明秦王是对的,渡河后顺风顺水夺取永丰仓,义军势力快速壮大。

  而在这两次的关键抉择中,李鸿运也继续发挥自己的神棍本色,对战争形势进行了精准预言。

  在霍邑之战中,先是全力支持秦王劝说梁高祖不能退兵,而后在排兵布阵时,又让梁高祖刻意提防左军、中军的军阵,又建议安排秦王的骑兵在高处埋伏,在关键时刻有扭转乾坤之功效。

  在河东与屈突通对峙时,不仅赞同秦王的决策,要求梁高祖快速渡河夺取永丰仓,并且还主动要求跟随秦王一起,快速扩张势力,并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这些选择,多半是秦王或者其他谋士提出的,梁高祖是最终的拍板人,没有李鸿运,历史也会这么走。

  但李鸿运要么事先说出这些方案,要么在所有人犹豫不决时鼎力支持其中的一种方案,就制造了一种错觉:仿佛他才是那个一锤定音的人。

  虽说最后拍板的是梁高祖,但仿佛每次齐王一发话,梁高祖就下定决心了。

  而且,事后总是证明,齐王是对的。

  虽说秦王也屡屡被证明是对的,而且跟齐王的意见高度一致,但齐王给出建议时往往能权衡多个方案,所以给梁高祖的感觉,就更老成稳妥一些。

  比如与屈突通对峙时,秦王建议立刻渡河攻取永丰仓。

  而齐王给出的建议是,梁高祖可以留一部分兵马继续与屈突通对峙,而他与秦王只要一半兵马即可。

  因为李鸿运很清楚,即便他要全部兵马,梁高祖也不会给。

  所以干脆只要一半,反正真实历史上秦王就只靠这几万人也能快速干掉长安周边的各个势力,并快速发展壮大。

  如此一来给梁高祖留下的印象就是:秦王能征善战,看事情很清晰,但齐王却更胜一筹。

  因为齐王不仅能看到秦王看到的,还能综合实际情况,总是给出最符合他心意的方案。而且,齐王似乎比秦王还要更加自信,事后也果然证明这种自信是正确的。

  虽然这种自信实际上是狐假虎威,但秦王这只“老虎”都看不透,更何况是其他人。

  于是,齐王的谋略和战术能力,在梁高祖心中的地位疯狂提升。

  在跟随秦王扫平长安周边的过程中,李鸿运也刻意地参加了一些谋划。

  其实这个环节,李鸿运是有点虚的,因为这些没听过名字、兵力不详、也压根不知道历史上是怎么打赢的人,他给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

  但他也有办法。

  通过巧舌如簧这个天赋和之前的一系列行为,他已经完全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所以,只要秦王制定了一个方案,他点头称是就行了。

  秦王不仅不会以为他在糊弄,反而会很高兴,认为自己这位充满远见卓识的兄弟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就这样,李鸿运用狐假虎威的方式,从晋阳起兵开始,一路跟着秦王攻下长安、并建立了不错的威望。

  虽然他的年纪还很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已经没有人敢轻视他。

  而后,梁朝建立,梁高祖称帝,立太子,封秦王、齐王,改元武德。

  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之后,终于来到了浅水原之战。

  秦王病倒之后,李鸿运完全不给刘文静面子,硬是从秦王手中接过指挥权。

  此时他是齐王,并且在晋阳起兵之后率献奇谋,所以秦王和梁高祖更加信任他,刘文静虽然还是有点不服气,但却也没办法。

  李鸿运贯彻了秦王的作战思想,坚守不出,跟薛举一直对峙。

  按照原本的历史,第一次浅水原之战,秦王在七月病倒,于是梁军大败。直到十一月,秦王才再度率军打第二次浅水原之战,并在相持六十多天后胜利。

  但秦王的病肯定不会一直到十一月,多半在八月份撤兵的时候就差不多好了。

  即便以秦王的病没好利索、让他多休息一段时间为由,应该也很难拖过一个月。

  所以,李鸿运大约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想要在两个月的时间打赢很有难度,因为即便是秦王亲自来打这一仗,肯定也是至少要相持一两个月等到薛举的粮食消耗得差不多、而且士兵疲惫的时候才会动手,并一战而定乾坤。

  但是李鸿运又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因为等着等着秦王的病好了,这功劳他顶多也就是跟秦王对半分,根本达不到取代秦王的目的。

  苦思冥想一番之后,李鸿运有办法了。

  这个契机,就是武德元年八月初九,薛举去世。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是在七月份,初四秦王来到战场病倒,初九就败了。

  之后梁军撤兵,一直到八月,薛举的大军围攻宁州,虽然被打退,但整体上还是占据优势。薛举考虑直接乘胜追击进攻长安。

  结果没想到,他此时恰巧生病,初九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薛仁杲就在军中,当即继位。

  但薛仁杲资历毕竟如不薛举,威望不足。所以等到十一月秦王带着梁军卷土重来的时候,相持六十多天并成功取胜。

  其实在薛举突然生病乃至病逝的这个时间节点,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但历史上,此时的梁军刚刚经历大败,梁高祖虽然准备让秦王再次领兵前来,但重新调兵、筹粮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直到十一月才出兵。

  这三个月的时间,其实已经足够让薛仁杲继位并尽可能地稳定局势了。

  而李鸿运掐准了这个时间点,制定了一个只有提前预知未来的人才能制定的计划。

  七月初四,秦王病倒,他作为齐王获得指挥权。

  相持到八月,期间不断派骑兵袭扰薛举的粮道和后勤。

  此时由于梁军没有大败,所以薛举的大军肯定也不敢围攻宁州,而是继续对峙。

  等到八月初九,薛举去世的时间点前后,直接趁乱将他们一波带走。

  计划是挺不错的,但具体能否成功,还是要看执行环节。

  于是为了万无一失,李鸿运又补了一个弓马娴熟的天赋,确保在最高光的战斗中,他作为齐王可以亲临战阵。

  哪怕不能像秦王一样打出开挂的表现,也至少得做出带头冲锋的姿态。

  因为李鸿运很清楚,如果他不亲自上阵打仗,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谋臣。

  如果秦王只是个猛将型的人才,那他坐镇后方统御兵权是可以的,但秦王是一个全能型人才,那么他如果不亲临一线与将士们并肩作战,他的威望就仍旧不可能超越秦王。

  ……

  一切都如李鸿运计划中进行。

  秦王病倒之后,殷开山和刘文静果然来见他,要求出战。

  历史上的这次出战白给,最大的锅应该是殷开山的,他的作战欲望最强烈。而刘文静当时处于代替秦王行使兵权的位置,没能听秦王说的坚守不出而是被殷开山忽悠,也要负主要责任。

  这次,殷开山在忽悠了刘文静之后,又来忽悠这位看似年轻的齐王。

  “齐王殿下,秦王担心您不能退敌,才说让您坚壁清野、等他康复之后再出战。

  “但是齐王殿下您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我军将领又个个奋勇争先、战意高昂,岂可坐失良机?

  “末将认为,贼兵听到秦王生病,必然轻视我等,此时正应集合大军出战,以武力震慑敌人!

  “若是大胜,则齐王殿下您便可趁此机会证明自己;若是小胜,也可以借此威慑敌人,使他们不敢轻视我等,也让我军士气大振。”

  李鸿运呵呵一笑,心说我信了伱的邪。

  大胜小胜都是赢,那你怎么不说说万一惨败呢?

  真要是听了你的出战,那我就是第一责任人了。

  不过他倒是也犯不上跟殷开山置气,因为殷开山也不是故意要把事情搞砸,他只是之前打了一些不那么硬的势力以致于自我感觉良好,俗话说就是飘了。

  李鸿运微微一笑:“时机未到。”

  殷开山愣了一下:“大王所谓的‘时机’是指……”

  李鸿运一副神棍嘴脸:“平灭薛举之功,已是本王的囊中之物。

  “但此时秦王新病,薛举又举国而来,正是战意最盛之时。既然敌军想要与我军交战,那就千万不能如他们所愿。

  “薛举大军内部矛盾重重,世子薛仁杲无法服众,一旦有变,众将士必有离异之心。

  “等到时机成熟,一战可平也。”

  殷开山还是不太理解:“末将明白,但是大王所说的‘时机’是指……”

  李鸿运微微一笑:“我已夜观天象,薛举只剩月余寿元。

  “三十五天后,便是决战之时!

  “在此之前,再有敢言出战者,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njie.cc。临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inji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